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书 > 教案

水教案

时间:2024-02-18 13:26:20
水教案3篇

水教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水教案 篇1

【教材分析】《水》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教学积极倡导自读、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把读书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思考、发现、评判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体验、感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受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熏陶感染,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激发学生爱水、惜水的情感。

学习体会“以‘苦’作‘乐’”这种反衬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水的珍贵及水为我们村里人带来的欢乐,学习体会反衬的写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 法】 情景教学法 指导朗读法组织交流法

【学 法】 观察法朗读法 体会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缺水的图片)学生看后说一说。

2、导语:是的,干旱让大地裂开了嘴,让人类受尽了煎熬与折磨!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之本,世间万物都离不开它!这个字只有简简单单四笔,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马朝虎写的文章,去聆听他到底借水想告诉我们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不过在读之前教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把课文每个字读正确,每句话读通读顺,在读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请求同学、老师帮助。(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

2、(课件出示生字)本课生字虽少,但要记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请大家认真读,边读边书空。

3、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老师适时点拨、强调应注意的地方。

4、指导写字。(老师示范,学生观察描红)

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过渡):要读好课文,不光解决生字词,更要读好长句、难句。

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边感受。

2、检查指导读长句、难句。

(1):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2):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扇”。)(课件链接)

(3):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重点指导“吮”及“血”的读音。)(课件链接)

3、师:这么难读的长句我们都会了,读全文当然不在话下,请全体同学快速读全文,思考:作者围绕水向我们描绘了几个场景?

4、这些场景多少年以后,仍令作者历历在目。在他心中水是什么?谁能用课文的一句话回答?(板书: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四、精读缺水之苦。(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现在,我们先走进挑水的场景,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水的珍贵?请你把它划出来。

2.品味重点句的关键词。

(出示“一个村子、一处泉眼、一个小时,一担水”)

3、、这段话没有一个苦字,作者用看似简单的数量词来表达,却给我们带来了满心的“苦”。现在我们明白了村里人为什么说得最多的话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所以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4、作者为什么在“水”字的后面标逗号?是啊,就是这短暂的停顿更彰显水的珍贵。(齐读这句话)

过渡:村民们苦苦地等,日日地盼,终于天降甘霖。让我们走进雨中洗澡的场景吧!

五、品读雨天洗澡之乐。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村民们雨中洗澡的句子。

2、请大家来读读划线的句子,哪些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1)品读:“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他们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2)朗读中,你听出孩子们洗澡时是怎样的心情?(痛快、高兴、激动、兴奋、快乐、幸福??)师:这是一种极乐的心情。(板书:乐)

(3)、小结:这一段话中,没有写到一个“乐”字,但是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村子里的人在雨中欣喜若狂的情景。其实这快乐的背后藏着什么?

3、小结写作手法。

这快乐的背后藏着的就是一个字——(苦)越是写缺水的(苦),越能体现得水的(乐),越是写得水的(乐),就越能体现出缺水的(苦)。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反衬。这样鲜明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六、总结拓展,清点知识掌握情况。

1、同学们,有句格言说得好,待到井枯时,方知水珍贵。在这个缺水的村子里,滴水贵如油!让我们爱水,珍惜水资源吧!

2知识清点。

七、作业布置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今天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勺水冲凉”部分。

3.写出几句爱水、惜水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挑水 苦

反衬

雨中洗澡乐

一勺水冲凉

水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春水的可贵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般技能: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

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春水的可贵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通过课文学习;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用具:

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你喜欢春天吗?你听,有一种声音,像小铃铛;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蓝天?

这是什么?(板书:三月桃花水)

二、听录音,读课文:

1、放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标上自然段。

2、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三月桃花水是什么样的?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三、品读课文

1、再读课文1-9小节,你觉得三月的桃花水美吗?找出自己认为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说说为什么?

2、小组讨论:

指名说说

集体交流

3、重点学习3、4、5、6小节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你听到奏出了什么的样的乐曲?

(2)听音乐,想像这种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美读3、4段落

(5)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配乐读读5、6小结

(6)说说明镜中还映照了哪些景物?

仿照这样的格式说一说我看见()

发现()

4、听音乐朗读3、4、5、6小结

5、说说你认为三月桃花水还像什么?

(1)集体交流

(2)齐读7、8、9自然段

五、师生沟通: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我们应该走到大自然中观察

春天的变化。学完课文你还了解到哪些?说个大家听好吗?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春天的竖琴 春天的明镜

比金子还贵 比银子还亮

课后札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三月桃花水》这一课,我们能流利读课文,下面老师想请一名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前现来给大家读一下,哪位同学有这个决心啊?

二、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三月桃花水是什么

学生联系课文各抒己见。

1、复习课文内容:

2、作业交流:面对春水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展示画的三月桃花水的景象,做一句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5、比较这篇课文与《春潮》有什么不同?

四、学写生字:

学生自学生字。

交流重点字:袅弦

作业设置:

摘抄表现三月桃花水的句子。

摘抄优美的词语:选择一个造句。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初步观察物体的吸水现象,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物体的吸水能力。

2. 对实验有探究兴趣,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并记录。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白纸、水果外的塑料网、面巾纸、棉布、纱布、小木块、棉花、泡沫等

2.魔术材料:海绵、水杯、装有水的瓶子等

3.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我今天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1.出示2个杯子,杯子放在桌子上,将瓶子里的水倒进杯子里,请幼儿猜猜水在哪个杯子里。(音效)

2.猜测并揭示魔术秘密。

请幼儿猜测水倒不出来的原因。揭晓答案,原来水被海绵吸收了,演示海绵吸水的过程。

3. 你想不想来试一试?颜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

二、幼儿通过实验感知不同物体的吸水能力,交流操作经验

1. 简单介绍操作材料(PPT展示)

操作材料:白纸、水果外的塑料网、面巾纸、棉布、纱布、小木块、棉花、泡沫,材料人手1份。

幼儿人手一份:托盘、水杯、瓶盖子

请一名幼儿上来与教师一同示范如何选择材料。要求:思考后选择物品实验,物品不能从杯子里掉出来,水要适量(2小杯),在操作盘里操作。

2.自由选择材料,寻找可用来吸水的材料。

3. 幼儿操作,教师协助。

4. 操作结束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1)你都试了哪些材料?有哪些可以吸水?你上来给我们演示一下好吗?

(2)请个别幼儿演示

三、幼儿再次尝试,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1.“我们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吧!”投影记录表,“海绵吸水,演示打钩,告知不吸水打叉)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吸水的用√表示,不吸水的用×表示。

2.展示幼儿实验成果(投影记录表)

四、活动延伸,迁移生活经验

(PPT图片)这些吸水的物品在生活中有很多作用呢,毛巾吸水可以洗脸;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纸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棉花做成棉签,打针的时候用等等。

《水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